谢幕的灯光照亮乐池,交响乐团奏出最后一个音符。满山遍野的百合花迎风摇曳,从舞台深处开过来,连缀起1958年的文学稿纸与2025年的芭蕾新作。这一夜,王安忆坐在观众席凝视母亲笔下的《百合花》绽放于新时代舞台,这座城的文脉传承从未如此生动、具象。
67年前,茹志鹃发表短篇小说《百合花》,写下战争硝烟里的人性微光。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,只有小通讯员衣肩的破洞、新媳妇珍藏的婚被、包扎所里沉默的缝补。质朴的风格成为革命叙事中一朵清新的小花。
3年前,王安忆接过母亲的文学薪火,动笔将小说改编为芭蕾舞剧剧本,一场文坛接力就此展开。
2025年,茹志鹃诞辰百年之际,《百合花》迎来盛大首演,上海芭蕾舞团的95后、00后舞者,串起了母女两代作家的精神对话——
“记忆的筛子啊!把大东西漏了,小东西却剩下了。”茹志鹃写道。“这年轻的、单纯的感情,很美好。”王安忆说。
当足尖鞋划过战争与和平的双重时空,让我们致敬青春,致敬生命。
愿这百合的芬芳永远清冽如初。
展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